猎文网 > 言情小说 > 大秦:我龙袍加身,父皇你假死? > 292.第292章 钢铁的真正价值

第292章  钢铁的真正价值

    “难怪项羽的一击,都无法穿透我大雪龙骑的重铠!”

    “原来恒儿,你早已掌握了这样的金属技艺,看来我大雪龙骑冠绝天下,确有其理!”

    “这钢筋的强度,确实非同小可。”

    始皇又是一声感叹,嬴恒却接着问:

    “父皇,只是非同小可吗?”

    “你认为你的大宗师真气能轻易斩断它。”

    “如果我把钢筋做得更粗十倍,或者把几根钢筋捆绑在一起,你还能斩断吗?”

    始皇面色一沉,皱眉道:“那样肯定无法斩断!”

    他又问:“但这有何意义?”

    嬴恒笑道:“父皇,这种坚不可摧的金属材料用途广泛啊!”

    “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们是否认为大宗师面对普通士兵时,就是无敌的存在?”

    “他们想杀多少就杀多少,就算真气耗尽也能寻机逃脱?”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嬴恒续言:“设想一下,若普罗大众皆披此重甲,便是大宗师欲穿透一人,亦需耗尽大量真气。”

    “在那样的情景,尤其是战场之上,大宗师面对寻常士兵,还能否维持无敌姿态呢?”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骤变!

    十三公子的言论颠覆了他们对武道大宗师只能由同级别强者挑战的旧观念。

    若连普通士兵都能威胁到大宗师,那数十年苦修的意义何在?

    嬴恒未待他们深思,接着讲道:

    “钢铁的运用,不仅限于士兵的铠甲。它将渗透至武器、工具、建筑,乃至国家发展与日常生活,无处不在,因其坚不可摧,耐用无比。”

    在座者皆才智过人,自识得钢铁的坚韧特质后,思维已如火花四溅。

    经十三公子点拨,他们瞬间领悟到钢铁的价值。

    若水泥是建筑之基石,钢铁则无疑是国家繁荣的关键产业之一!

    刘伯温对此理解尤为深刻,早在明朝,他就见识过钢刀等制品。

    但在大明,如今看来,三公子的炼钢技术似乎更胜一筹。

    唯一的顾虑,便是原料供给。

    秦始皇深知此点,急切问道:“恒儿,炼钢所需何物?我大秦储备几何?代价高昂否?”

    见始皇如此关切,嬴恒笑道:

    “父皇,炼钢之本,乃是铁矿石,辅以碳粉等辅助材料。”

    “铁矿石的储量,则取决于我大秦疆土之内蕴藏多少。”

    “按目前来看,我大秦的铁矿尚可支撑数年基础建设。”

    “然而,钢铁多多益善,无需担忧过剩。”

    “如若不足,据闻北边草原、西伯利亚,乃至罗马帝国,乃至罗马更西南之地,铁矿、金矿等珍稀矿藏丰富无比!”

    秦始皇听罢,即刻回应:“恒儿,不必多言,速将大雪龙骑交予朕,朕即刻领军夺取。”

    嬴恒:“……”

    “父皇,不必心急,先以我大秦现有资源为主。”

    “洪水未平,不宜轻启战端。”

    “趁此期间,孩儿愿助您修炼,力求让您修为更上一层楼。”

    “同时,您也可随孩儿了解治国之道,这对您的修炼大有裨益。”

    “万一有朝一日孩儿不愿为帝,这大秦江山,仍将归您所有。”

    秦始皇:“……”

    你说不想做皇帝再还给我,这算人话吗?

    其他大臣:低头闭耳,不敢接话,也不敢听,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玩笑过后,气氛一时静默。

    嬴恒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座的大臣们,声音沉稳有力。

    “诸位,我国此刻须全力以赴,集中所有生产力铸造钢铁,铺设水泥,对此有何异议?”

    大臣们纷纷摇头,神色坚决:“毫无异议!公子,若您早些提及钢铁与水泥的威力,我们早已行动!”

    “行动起来吧!”

    “动员大秦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力量!”

    “除却必须照料农田的百姓,其余人等,共襄基建盛举!”

    “一个月之内,我们要在长江黄河两岸筑起坚壁,彻底制服水患!”

    此情此景,大秦的核心臣子们斗志昂扬,决心以铁与石铸就新的辉煌!

    南郡的江陵县,陈平这段时间忧心忡忡。

    上半年,他耳闻旧楚贵族项羽起兵反秦,便意欲投身其麾下。

    生在暴秦的阴影下,贫困的生活让他立誓要推翻暴政,建功立业,期盼有朝一日封侯拜相。

    然而,连绵的雨水使得山路艰险难行。

    陈平在前往项羽的路上,竟听闻项羽战败的消息。

    困于南郡江陵县的他,望着墙上张贴的告示,震惊不已。

    暴秦的统治竟尚未走到尽头?

    身无通行证,盘缠与干粮也耗尽,陈平无奈之下只好在江边一个破败的小村庄中求生。

    尽管没有合法身份,但他身材魁梧,风度翩翩,又识文断字,村中的老王头出于同情接纳了他。

    老王头的女儿不幸五次丧夫,陈平这个体魄强壮且有学识的男子,似乎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丝希望,也许能为老王头留下一脉香火。

    就这样,一个奇特的组合在这个小村庄中形成。

    陈平并未从事农耕,而是自愿教授村里的孩子们识字。

    村民们虽然贫穷,却愿意供养他。

    一方面,村里的壮年男子大多从军或被征召劳役,陈平的加入无疑是一股力量的补充。

    另一方面,陈平识字且言之有物,平日里帮助教育孩子,解决邻里纷争,深得村民信赖。

    因此,陈平在村中的威望日渐增长。

    而他与老王头女儿眉目传情的几个月,加上他年轻力壮,尽管未正式成婚,两人已形同夫妻。

    更令全村民欣喜的是,两个月前,大秦的十三公子遣人送来新品种的粮食种子,挨家挨户发放。

    他们这个靠近江边的村庄,得益于充沛的水源,分配到了水稻种子。

    据说这种水稻亩产可达一千至两千斤,稻米煮成饭或粥,还能倍增食量。

    它不仅能让人们填饱肚子,还富含丰富的营养,大人吃了精神抖擞,孩子吃了茁壮成长!

    消息一出,长久忍受饥饿的江边村瞬间沸腾!

    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动弹的,都开始开垦荒地,修渠引水,种植水稻。

    (本章完)

(https://www.liewenn.com/b/22427/22427838/36792719.html)


1秒记住猎文网网:www.liewen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iewe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