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文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 第303章 大汉迁都入洛阳,曹叡发五路大军(

诸葛乔推进的废奴改革,在“道德”和“武力”的双重压制下,逐渐趋近于稳定。

    自古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想实现雍凉荆益扬全面废奴,半年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政策支持。

    章武九年,春。

    刘禅自长安而来,跟刘备叙旧述衷肠后,返回长安当日就下达了迁都洛阳的诏令。

    洛阳虽然两度被毁,但其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远大于其本身。

    在诸葛亮的支持下,刘禅迁徙了长安一半的士民和大部分的军士入洛阳。

    宫殿毁坏?

    住宅不够?

    这都不是问题!

    刘禅和诸葛亮带头节俭,又有哪个公卿还想奢糜?

    在诸葛亮的提议下,刘禅以身作则,跟士民一同垦荒开田修路搭桥。

    虽说有作秀的用意在,但对士民的鼓舞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毕竟刘禅也不可能真的不受保护的去垦荒开图,这中途若遇上刺杀,那曹叡就得笑开花。

    大汉迁都洛阳,河内的邓艾亦是惊骇不小。

    邓艾的初衷是想在河内屯田练兵,等个五六年就可以驱兵作战。

    而现在。

    大汉的都城跟河内仅仅隔了个黄河。

    邓艾渡河就能偷袭洛阳!

    同样。

    刘禅渡河就能偷袭河内!

    这让邓艾不得不在黄河沿岸部署重兵。

    可部署了重兵,邓艾原本屯田练兵的计划就受到了影响。

    部署在黄河沿岸的兵马,不事生产,每天都要吃饭。

    邓艾还得再调民夫去运粮。

    这耽误的人多了,屯田的人就少了!

    可邓艾又不得不部署重兵!

    原因很简单:洛阳成了大汉都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豫州和徐州两地。

    刘备和诸葛乔将大量散居的人口聚集在了一起。

    一面兴建国营工坊,一面聚众屯田。

    由于人少地多。

    诸葛乔依托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工具,制定了集体化大生产的战略,同时又制定了大量的奖惩条例。

    以拉动内需的方式,减少对苛捐杂税的依赖,尽可能的减轻税负。

    在获得了孙权残余势力大量钱粮以及抄没了豫徐世家豪族的钱粮后,刘备目前在豫徐扬的府库颇丰。

    钱粮多了,自然就有了减轻税负的底气。

    类似“资本家宁可倒掉多余的牛奶也不肯廉价给穷人喝”是不符合刘备和诸葛乔的政策思路的。

    不论是刘备的时代特色仁义,还是诸葛乔源自于后世的仁义,都不允许有这种极端剥削的存在。

    对百姓而言,积极开荒垦田、积极工坊做工,目的是什么?

    刘备和诸葛乔的宣传方向很直接: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玩好的!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粮食没满仓,谈什么为人礼节?

    衣食没满足,谈什么国家荣辱?

    只要在大汉过得比伪魏好,士民百姓就会自然而然的支持大汉。

    这是人之常情!

    在诸葛乔有意的引导下。

    荆州和益州逐渐出现了“实业兴国”的思想潮流。

    钱粮多得没地方用的豪商巨贾世家豪强,相继前往豫州和徐州。

    屯田办坊。

    坊是不能随便办的。

    刘备和诸葛乔制定的方案中,办工坊的必须先屯田。

    即工人不能为纯工人,必须有田地。

    没田地的工人没资格去工坊务工。

    工坊主要对屯田负责!

    例如到了农忙时节就不能强行生产,而必须组织百姓先务农。

    相应的。

    刘备和诸葛乔会对工坊主提供生产力工具的支持。

    譬如新式织绫机、织布机、蔗糖等等。

    将皇室、豪商巨贾世家豪族、百姓,形成一个个利益链,以律法约束。

    诸葛乔又趁机推行“平民文字”,让平民识别简体字来扫盲,阅读简体字印刷而成的书籍来知书达理。

    繁体字则成了贵族文字,以示身份的不同。

    为此。

    诸葛乔还派遣了大量习了简体字的无当飞军、苍翼军和解烦军军士,协助教学扫盲。

    简体字,诸葛乔谋划了十年。

    这十年中,通过在嫡系军团无当飞军、苍翼军和解烦军中的不断推广,对速学方式也进行了反复验证。

    有这些军士在,让“平民文字”的推行避免了不少阻碍和麻烦。

    一环扣一环,将舆论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手中,避免不法商贾和有异心的豪族趁机煽动百姓。

    时光荏苒。

    光阴流逝。

    在大汉积极推动改革、削弱世家豪族对土地和人口控制的期间。

    曹叡越来越焦头烂额。

    生怕步大汉境内世家豪族后尘的伪魏世家豪族们,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开始了疯狂的扩张。

    而九品中正的执行,又让中正掌握了极大的权力。

    品级的高低中正可以自行决定,别人的荣辱都掌握在了中正手中,夺走了朝廷的权势。

    中正不会因为考查失实,就自认为对朝廷有亏欠。

    同样,中正也不会因为揭露了他人隐私而有避忌。

    钻营的人多了,廉洁的人少了。

    再加上世家豪族都想掌控权力,中正逐渐成了世家豪族入仕的捷径。

    不论是经济还是制度上,伪魏的皇权都遭遇到了极大的危机。

    无奈之下。

    曹叡只能采纳司马懿设立大中正的提议,由曹叡派遣亲信官出任大中正,避免朝堂上全是世家豪族推举的“唱反调”朝官。

    然而大中正治标不治本。

    长此以往,曹叡都不敢想象这些世家豪族会演变成什么样的规模。

    就在曹叡心烦意乱的期间。

    满宠再次向曹叡举荐了诸葛恪和诸葛融兄弟。

    尽管满宠多次举荐了诸葛恪和诸葛融,由于两兄弟的出身问题,诸葛恪和诸葛融在伪魏一直都没得到重用。

    曹叡在权衡再三后,召见了诸葛恪和诸葛融两兄弟。

    叙礼后。

    曹叡向诸葛恪和诸葛融问策。

    对此。

    诸葛恪和诸葛融兄弟自然不肯错过机会。

    诸葛融率先道:“陛下,自古以来,堵不如疏。”

    “与其耗费大量的精力去限制世家豪族入仕,不如将精力放在扶持国营工坊。”

    曹叡讶然:“你要让朕效仿刘备?”

    诸葛融摇头:“国情不同,国营工坊的实施自然也不同。”

    “刘备境内的世家豪族力量弱小,故而刘备可以扶持得更明显。”

    “大魏境内因循守旧的太多,若效仿刘备,只会让陛下更受桎梏。”

    “陛下要效仿的,不是刘备,而是孙权。”

    “明面上的事,臣来做,陛下只需给臣提供庇护即可!”

    “再由臣兄诸葛恪,演练一支只听从陛下圣谕的精兵,军需钱粮都由臣来负责。”

    “同样,对外只称其为诸葛家的私兵。”

    曹叡琢磨片刻,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而是直接看向了诸葛恪:“元逊,你有什么想说的?”

    诸葛恪道:“陛下,大魏这十年,都是在被动防守。”

    “然而,大魏越是防守,越是丢城丢地。”

    “故而臣以为,陛下应该主动进兵。”

    曹叡蹙眉:“守都守不住,还怎么进兵?”

    诸葛恪目光灼灼:“只要不丢城丢地,胜败对陛下而言不重要。”

    “重要的是:哪家的良将损兵折将了。”

    诸葛恪意有所指,曹叡恍然。

    这是想让曹叡将不听话的世家豪族兵马拉到前线去送死!

    “元逊,若今日之言传出去,你在大魏恐怕不能立足了。”曹叡盯着诸葛恪,语气多了几分森寒。

    拉世家豪族的兵马去送死,世家豪族先得将诸葛恪给宰了。

    诸葛恪拱手道:“臣本为降将,即便天天给中正送礼,也不会将我当回事。”

    “臣能活命,全靠陛下仁慈。”

    诸葛恪的表态,让曹叡很满意。

    对曹叡而言,最喜欢用的就是这样的孤臣降将。

    只要用得好,未必不是下一个张辽。

    用降将来平衡内部势力,是曹家父子的惯用伎俩了。

    如张辽、徐晃、张郃都是降将。

    曹丕器重孟达亦是如此,只不过曹丕没曹操的手腕和眼光,玩砸了。

    曹叡打量诸葛恪兄弟,内心在不断的权衡。

    毕竟。

    诸葛恪和诸葛融的父亲诸葛瑾在汉,诸葛乔虽然过继了但毕竟是诸葛恪和诸葛融的亲兄弟。

    曹叡也担心诸葛恪和诸葛融是诸葛乔故意派来大魏卧底的。

    倘若今后诸葛恪和诸葛融掌握了大魏的权力,那这天下不就成诸葛一家说了算?

    曹叡没有直接给两人答复,而是派人给曹真和司马懿传信。

    曹真主攻,司马懿则是认为大规模出征耗费甚巨。

    朝中公卿反战的声音亦是盖过了主战的声音。

    若是以前,曹叡会选择休战养民。

    然而。

    内部世家豪族疯狂的抢地抢人,让曹叡不敢再继续休战养民。

    以曹叡的聪慧,自然是明白休战养民的好处的。

    然而。

    以曹叡皇帝的立场而言,世家豪族继续壮大会裹挟皇权。

    曹叡可不想当汉献帝!

    几经权衡后,曹叡再次召见了诸葛恪和诸葛融。

    这一次,曹叡不再犹豫,不仅同意了诸葛恪和诸葛融的方案,更是加封诸葛恪和诸葛融为散骑常侍,有直接入宫见曹叡的权力。

    章武十年,春。

    曹叡以“伪汉屡屡犯境”为由,不顾陈群等朝中大臣的反对,决定出兵反制。

    一路以张郃为帅,引河内众将士三万人攻洛阳。

    一路以曹彰为帅,引并州汉骑和匈奴突骑三万人攻河东。

    一路以曹真为帅,引陈留步骑五万人攻颍川。

    一路以曹休为帅,引定陶步骑三万人攻陈县。

    一路以司马懿为帅,引步骑五万沿济水而上入陈留,策应四路。

    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声势浩大。

    消息传到颍川。

    刘备询问了细作三次后,这才确定曹叡是真的主动出兵了。

    “五路大军,连掩饰都不掩饰了。”

    “这是生怕我不知道啊!”

    “曹叡小儿,倒是挺猖狂的。”

    刘备啧啧称赞。

    曹叡这次兵发五路,连假情报都没用,直接就发兵了。

    这就好比当着刘备的面拔刀,然后就直愣愣的冲杀过来,连草丛都不蹲一下。

    法正分析道:“事出反常,必有缘故。”

    “我听闻伪魏境内,世家豪族兼并之风愈演愈烈,这有可能是曹叡转移矛盾的手段。”

    伪魏境内,世家豪族兼并土地的情报,刘备不难探得。

    一想到世家豪族不受控制的威胁皇权,刘备就深感庆幸。

    若非诸葛乔用手段强行削弱了大汉境内的世家豪族,曹叡遇到的麻烦刘备同样会遇到。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伯松说得没错,若当时不削,恐怕就没机会削了。”

    “连曹叡这般稳重的人,都被逼得要通过对外征战来转移矛盾了。”

    想到汉书中的名言警句,联想到现实的贫富差距,刘备亦是忍不住叹息。

    法正又道:“曹叡想求急战,我等又岂能遂其愿。”

    “不如令诸将严守关隘,待伪魏粮尽,自然退去。”

    话音刚落。

    张飞的反对声就响起:“曹叡不当乌龟了,这正是俺们斩其龟首、断其四肢的好机会,岂能守关不出?”

    “兄长,俺愿领兵,先破曹真、再斩曹休!”

    马超亦道:“洛阳残破,难以坚守,张郃、曹彰又骁勇善战,我愿提兵去洛阳助阵。”

    赵云、吴懿、吴班、黄权、魏延等将,亦是纷纷请战。

    对诸将而言,不怕曹叡出兵,就怕曹叡当乌龟。

    刘备将目光看向了沉吟不语的关羽:“云长,你认为,此战是打还是守?”

    关羽本在沉思,见刘备询问,遂出声道:“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曹叡既然敢出城,那自然要引兵将其击溃。”

    “只是愚弟方才在想,不论是张郃、曹彰,还是曹真、曹休、司马懿,都只是恶犬罢了。”

    “杀几只恶犬,不值得兄长劳师动众。”

    “既然要动,那就得将曹叡这头小老虎给逮了。”

    “方才我也听明白了,曹叡发兵是为了转移伪魏世家豪族兼并的矛盾。”

    “可若曹叡死了,伪魏的皇帝,谁还有这魄力?”

    “曹叡长子曹冏早夭,次子曹穆去年也夭折了,三子曹殷尚幼。”

    “曹叡若死,伪魏必乱!”(本章完)

(https://www.liewenn.com/b/22425/22425850/36792706.html)


1秒记住猎文网网:www.liewen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iewe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