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文网 > 言情小说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103章 这特么是天子启?(1/2)

第103章  这特么是天子启?(12)

        默然坐在御辇之内,自顾自打量起车厢内的陈设,刘胜的目光,却始终没有落到对侧的父亲刘启身上。

        就连去哪里、做什么这样的疑惑,刘胜也丝毫没有开口询问的意思。

        刘胜如此淡定,自是让天子刘启有些懊恼;

        但刘启也并没有急于开口,而是缓缓伸出手,微闭着眼,任由身旁跪着的老太医,给自己把着脉。

        “嘿!”

        “老家伙,还知道‘演戏演全套’的道理······”

        偷偷撇了眼刘启疲惫的面容,再看看老太医严峻的神情,刘胜暗自发出一声腹诽,却惹得天子刘启嗡然睁开眼!

        那直勾勾望向刘胜的锐利目光,就好似在这片刻之间,便已将刘胜里里外外开了个透······

        “就那么肯定,朕的病是装的?”

        悠然一声发问,也算是肯定了刘胜的猜测;

        ——天子刘启,会读心术!

        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阵脚,刘胜自是顿时有些目光躲闪起来;

        要不是知道刘启不会相信,刘胜恨不能抬起头,朝封顶的车厢上方一指,喊出一句:看!

        飞碟!

        将刘胜的局促看在眼里,天子刘启却并没有继续紧逼,而是缓缓侧过头去;

        等太医神情严峻的收回手,刘启才对老太医摆了一下头,示意太医暂且退到辇外。

        但颇有些出乎刘胜预料的是:对于天子刘启的眼神示意,老太医,却并没有第一时间遵从。

        “陛下;”

        “还是容老臣,留在陛下身侧吧?”

        “万一有个什么事,臣在陛下身边,也好稍行补救······”

        忧心忡忡的一语,惹得刘胜面色不由一滞,望向刘启的目光,也逐渐带上了些许惊诧!

        却见刘启苦笑着摇了摇头,又深吸一口气;

        “朕,有话要同小九说;”

        “卿就在辇外候着,出不了岔子。”

        尽量打起精神,半劝半命令的将老太医赶出御辇,待车厢内只剩下父子二人,天子刘启才终是长叹一口气,改坐为躺,就势侧躺了下来。

        看着老爹明写在脸上的疲惫和虚弱,刘胜心惊之余,也不由有些疑惑了起来。

        “不是装的?”

        “之前不还好好的吗······”

        怎料刘胜刚在心中发出疑问,天子刘启那满带着洞悉的目光,便再次落在了刘胜的身上。

        “胃疾;”

        “陈年胃疾。”

        “当年,父皇还是代王的时候,在代王宫里饿出来的。”

        “早几年,朕还年壮,勉强扛得住。”

        “但最近几年······”

        略带自嘲的说着,天子刘启也不由苦笑着摇摇头,索性也不再端着架子,将身子一正,直接在车厢内平躺了下来。

        ——作为天子法驾,御辇和寻常马车最大的区别,除了那明黄色的车顶,以及设在车衡左边的犛牛尾,便是足够大;

        大到要用八匹马并行,才能拉的动。

        此刻,天子刘启便舒展开身体,平躺在车厢北侧,目光涣散的盯着明黄色车顶,嘴上随意的问着什么。

        “朕听说,有人在朕的背后,说朕的坏话?”

        “唔;”

        “说是什么,朕冷酷无情,不顾人伦纲常······”

        “——甚至,还残害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

        佯装疑惑地说着,天子刘启却并没有将目光望向刘胜,反倒是嘿笑一声,若有所指的嘀咕道:“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居然敢说朕的不是······”

        “说就说吧,还不敢当面说,非要在背后说?”

        听着天子刘启这番看似随意,实则夹枪带棒的暗讽,再回想起方才,天子刘启那声‘最混账的那个,自觉上车’,刘胜心中自也是一片了然。

        暗下稍一思虑,刘胜索性也不再装哑巴,也学着刘启那闲聊般随意的语气,自顾自唉声叹气起来。

        “儿臣倒是觉得,父皇有这样的看法,实在是因为心胸太过狭隘了。”

        “前些时日,儿臣听说了这样一句话;”

        “——说如果人们,不能自由的指出一个人的错误,那么这个人所受到的赞扬,就都是没有意义的。”

        “父皇愿意承受天下人对自己的称赞,自也应该虚心接纳这‘偶尔’出现的三两句指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不是心胸狭隘到躲在御辇内,夹枪带棒的和儿臣,说那‘忠臣义士’的坏话······”

        语调淡然的做出回复,刘胜便自顾自低下头,轻轻拍打起身上的衣服,似是想要掸下那并不存在的灰尘。

        而在刘胜对侧,平躺在御辇之内的天子刘启,却是悄然敛去了面上笑容。

        “贾夫人,给朕生了个聪明的儿子······”

        “这个儿子,聪明到即便看透了朕的所有意图,也绝不会自作聪明,始终不忘自己身份的程度······”

        刘启若有所指的一语,却惹得刘胜毫不自谦的点了点头。

        “父皇说的是;”

        “兄长确实是众公子当中,最聪明的那人。”

        “平日里,兄长也总是教诲我: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一定要把自己,放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

        “若不是兄长日日教诲,儿臣这些年,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祸事······”

        见刘胜装傻,天子刘启也不由稍侧过头;

        待看见刘胜的面庞上,那恨不能明写在脑门上的戒备和不信任,刘启才再度正过头,闭上眼,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就这么怕朕?”

        “——儿臣不敢。”

        “朕又不会吃了你······”

        “——儿臣不信;”

        “再狠毒的老虎,尚且也还不食子呢?”

        “——哪家的老虎,敢跟父皇相提并论?”

        短短三两句话,父子二人便都表明了各自的态度,也都明白了自己在对方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但颇有些出乎刘胜意料的是:自己这般直白的话语,却并没有引起天子刘启的不满;

        只见天子深吸一口气,又苦笑摇头间,发出一声悠长的哀叹。

        “有这份警惕,倒也算是有点出息······”

        语带唏嘘的发出一声感叹,便见天子刘启侧过身去,只给一旁的刘胜,留下了一个无比孤独的背影。

        “朕累了;”

        “先睡会儿······”

        “等到了地方,再把朕叫醒·········”

        ·

        上林苑;

        刘启乘坐的御辇,来到了上林苑。

        来到这处距离长安近百里的皇家苑林,又从短暂的歇鼾中悠然转醒,看着车厢外,那一望无际的旷野,天子刘启的气色,竟肉眼可见的好转了些!

        待御辇缓缓停靠在一处建筑群外,天子刘启的面容之上,几乎已经看不见虚弱之色。

        在刘胜下意识的搀扶下走下车,又轻轻一挥手,示意太仆刘舍将御辇拉走,天子刘启便朝着建筑群外,那片光秃秃的田野走去。

        时值腊月凛冬,一望无际的田野,此刻都已被冰雪所覆盖。

        但在这农闲时节,光秃秃的田野之间,却依旧能看到不少身影,蹲在田野之间,在冰天雪地里寻找着什么。

        看着眼前的景象,天子刘启的面容之上,也不由带上了一抹轻松的笑容;

        沿着田埂走出去好几百步,来到一颗老树下,却见围坐在老树下的几位老者,正面带笑容的望向远方;

        ——在那里,是一个个身着冬衣,裤腿沾满泥尘的孩童,不顾冻得红扑扑的脸颊,正在田间捡拾着秸秆、干草。

        几位老者则是围坐于老树下,双手交叉插进衣袖之中,嘿嘿傻笑着,又不时谈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见刘启出现,几位老者也并没有仓皇失措,而是极为自然地起身,对刘启拱手一拜,便又笑着坐回了树根下。

        待刘启也不管不顾的坐下身来,几位老者的面容之上,也还依旧挂着那抹由衷的笑意。

        “陛下,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

        “是啊?”

        “怎么俺瞧着,这气色也不大对?”

        如老友寒暄般的关切之语,惹得天子刘启面上笑容更甚,只随意的摆了摆手;

        “嗨······”

        “年纪大啦~”

        “不比年轻的时候,连看三天三夜的奏折,都面不红、气不喘;”

        “现如今,看上三两个时辰,就要躺下歇好一会儿。”

        “有些时候,还要眯上一觉才行······”

        语调满是轻松地说着,刘启不忘自嘲着摇头一笑,就好似嘴上说的,是其他人的事;

        听闻刘启此言,那几位老农也并没有表露出类似哀伤、担忧的神容,只你一言、我一语的打趣起来。

        “好多年前,俺就劝过陛下啦~”

        “——这女人呐,那就是刮骨头的刀~”

        “这上了年纪,还是要知道节制一些,顾着些身子才是~”

        明明是一句目无尊卑的调侃,却依旧没能惹来天子刘启的怒火;

        便见刘启苦笑着摇了摇头,握起拳头,在身旁的老农肩侧轻轻砸下一拳。

        “这好赖话,可全都让你何老六给说了;”

        “——当年是谁跟朕说,做了储君太子,就要早早生下儿子,还要多生几个儿子的?”

        “现在可倒好,朕才三十出头,就开始劝朕‘节制’。”

        “难不成,伱家里那几个小子,都是请人帮忙,才生下来的不成?”

        听闻刘启此言,几位老农顿时哄笑起来,就连那被调侃的老农何老六,也是嘿笑着摇了摇头。

        “俺们没文化,是比不上陛下能说会道;”

        “这不?”

        “——三两句话的功夫,都要把俺家那几个小子,给说成野种了!”

        此言一出,几位老农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便是天子刘启,也是笑的前仰后合,见牙不见眼。

        而在几人忽略的一旁,看着印象中,总是板着脸的老爹刘启,此刻却坐在这老树根下,和几位老农百无禁忌的聊起荤段子,刘胜的面容之上,只带上了满满的惊骇,和茫然······

        ——这!

        ——这是天子启?!!

        不对!

        这糟老头子,肯定又是在演戏!!

        肯定是这几个老农身上,有天子启想要的东西!!!

        如是想着,刘胜又赶忙抬起头,只稍一打量,却又再次困惑的皱起眉头。

        破旧的衣衫,满是补丁的裤腿;

        黝黑的面庞,布满老茧的双手;

        淳朴的笑容,遍布沟壑的皱纹······

        这!!

        “诶?”

        “这是······”

        刘胜正思虑间,那几位老农,也终于注意到了站在一旁,正面带惊骇之色,上下打量起自己的刘胜。

        却见刘启闻言,满不在乎的朝刘胜一招手;

        待刘胜茫然走上前,又一把将刘胜拉在身边,一屁股坐在冰冷的田埂上,才又再次侧过头,嘿笑着望向那几位老农。

        “——我家九小子,单名唤个‘胜’字;”

        “在宫里呆久了,整日里就知道顽皮捣蛋,给朕烦的不行。”

        “这不,来看看你们这几个老家伙,就带着这混小子一起来,顺便出宫看看。”

        简短的介绍,顿时将那几位老农的目光,吸引到了刘胜那满是仓促的面容之上;

        上下打量了好几眼,才见那何老六微笑着点了点头。

        “瞧上去,这孩子根儿不坏;”

        “和陛下小时候,活脱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何老六的评价,也惹得其余几位老农打开了话匣,你一言、我一语的对刘胜品头论足起来。

        “就是就是。”

        “瞧这眉眼、口鼻;”

        “要不是陛下说,俺都要以为,俺这是梦到陛下小时候了!”

        “——到宫外看看也好~”

        “免得被宫里头,那些整天就知道摇头晃脑的老夫子给教傻了,哪天再闹出一个‘肉食者鄙’的笑话来。”

        听着几位老农你一言、我一语,当着老爹的面,对自己品头论足起来,刘胜的面容之上,却只悄然涌上一抹局促之色。

        在前世,刘胜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

        每到逢年过节,回到老家的时候,类似今天这样的场景,也总是会出现在刘胜身上。

        再加上前世的儿时,几乎是在乡下的爷爷身边,度过了一整个童年时期,就更使得这几位老农,让刘胜心中,天然生出一丝亲近之意。

        只是除了这亲近之意,刘胜也还依旧没能从今天,天子刘启展现出的‘另一面’,所带给自己的惊骇中缓过神来······

        ——这样的天子启,实在是让刘胜有些错愕······

        刘胜,有些认不出天子启了······

        “诶,你还真别说!”

        “我家那几个,还就属这混小子,闹不出那‘肉食者鄙’的笑话!”

        思虑间,天子刘启高亢的声线响起,惹得刘胜赶忙侧过头;

        就见平日里,总是不忘‘天子威仪’四个字的刘启,此刻却仿若一个寻常无比的老农般,满带着自豪的笑容,对那几位老者说着什么。

        见那几位老农不信,刘启却也不恼;

        只暗下稍一思虑,便侧过身,目光撇向身侧刘胜,手指却指向远处,那些在田野之间追逐、打闹的孩童。

        “说说;”

        “——那帮孩子,是在干什么?”

        朗声一问,惹得刘胜赶忙抬起头,却看见天子刘启的目光中,恨不能直接写着‘说不出来,要你好看’四个字!

        见此,刘胜自也不再疑虑,看都不看那几个孩童一眼,便坐直了身,对刘启和几位老者稍一拱手。

        “太祖高皇帝之时,丞相酂文终侯萧何制定的《汉律》,规定农户除了十五税一的农税、每户一百二十钱的口赋,还要缴纳‘刍稾(chú  gǎo)’税;”

        “刍稾,说的是作物秸秆和干草;”

        “按照吕太后二年律令的规定,每百亩田地,需要缴纳秸秆、干草各三石。”

        “但上郡、代郡土地贫瘠,只需要缴纳秸秆、干草各两石。”

        “如果凑不出秸秆、干草,又或是不愿意去收捡,也可以按市场价,直接缴纳可以买来秸秆、干草各三石的钱给官府,作为当年的‘刍稾’税······”

        面色淡然的说着,刘胜这才终于侧过身,伸出手,朝田野间追逐、打闹的孩童们指了指。

        “所以这些孩童,是在收捡田间的干草,来作为各自家中,缴纳给官府的刍稾税。”

        听闻刘胜此言,那几位老农纷纷一奇,望向刘胜的目光,也随即带上了一丝下意识的亲近。

        至于天子刘启,却似乎还没有过足‘显摆孩子多有出息’的瘾,不假思索的再朝远处,那几个玩闹够了,重新开始躬腰捡拾起干草的孩童指了指。

        “再说说,这刍稾税,收来作何用途;”

        “还有,为什么收捡干草的,是这些年幼的孩童,而不是家中的壮丁?”

        听闻此问,刘胜也是毫不迟疑,稍沉吟措辞一番,便再次开口;

        “刍稾税收来的秸秆、干草,是朝堂用来养马的;”

        “养出来的马,是要用来组建骑兵,和匈奴人打仗的。”

        “——至于收捡干草的为什么是孩童,是因为太祖高皇帝曾经定下规矩:士不教,不得征;”

        “说的就是没有学过打仗、没有训练过战斗机巧的士兵,绝对不可以上战场。”

        “所以每年的冬天,所有年纪在十四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的青壮,都会在地方郡县的组织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冬训。”

        “十七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青壮,也会借着冬天农闲,疏通灌溉田亩的水渠,修补道路。”

        “而现在,正是冬天。”

        “青壮都去参加冬训去了,大人也都去疏通渠道、修补道路去了,家里只留下了老人、女人和孩子。”

        “老人年纪大,身体不好;女人要顾着家里,还要给老人、孩子做饭;”

        “所以,在田里收捡干草的,就只能是小孩子了······”

(https://www.liewenn.com/b/22419/22419414/141109861.html)


1秒记住猎文网网:www.liewen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iewenn.com